文化所特色学科与浙诗联共同主办
“浙江省诗词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11月19日—20日,“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浙江省诗词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淳安召开。本次会议作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分论坛,由浙江省诗联学会与浙江社科院“浙江文学与文化研究”特色学科共同主办,来自浙江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省诗联学会及地方学会会员、浙江日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温州大学五十位余专家学者参加了本会、递交了论文。浙江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文学与文化研究”特色学科学术带头人兼浙江省诗联学会副会长吴蓓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题为“浙江诗词文化的当代关怀”的学术报告。
吴蓓研究员立足于当下浙江的诗路文化带建设,结合浙江古代诗词尤其是山水诗的审美风范、浙江诗词研究与创作现状等,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浙江诗词文化建设,要建立在对地方诗词文献深入挖掘、整理,编纂《全浙诗》《全浙词》的基础之上,要建立在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浙江古代诗词名家、诗词流派、审美风范等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只有基于完整的浙江诗词文化史观之上的继承和创新,才能走得久远。其二、浙江历代山水诗的审美风范、表达方式和艺术特征展示了中国诗词艺术的内在发展理路,如何深刻地把握这种律动的轨迹,接续、传承、宏扬浙江诗词文化的当代价值,是新时代新方位下对地域诗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深刻命题,也是诗词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其三,诗词文化的当代建设,要高度重视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高校、研究机构的理论研究者与学会、社会的诗词创作者要正视自身不足,共促人文学科研究生态和诗词创作生态不断向好,回归诗学的人文初心,共同致力于诗学的人文教化。吴蓓研究员还举例说明了浙江诗词文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
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宋雪玲和陆蓓容分别提交并宣读了《浙江诗歌选家陈祚明的诗学品格及其贡献》、《管道昇:清代才女的典型形象》的论文。宋雪玲副研究员代表小组作总结发言时说:“本次会议的研究论文多就浙江文人而发,讨论非常热烈,体现了明显的热情的地域文化关怀,体现了新形势下古代诗词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努力与作为。”
11月20日下午6点,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这次会议厘清了浙江诗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浙江省诗联学会服务地方、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扩大了浙江社科院“浙江文学与文化研究”特色学科的学术影响。